纺织企业:顺差下的高成本之忧

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半年经济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进出口总额达13549亿美元,同比增长43.1%。其中,出口7051亿美元,增长35.2%;进口 6498亿美元,增长52.7%。进出口相抵,顺差为553亿美元。后金融危机时代,这个令人振奋的数据新鲜出炉,就像一剂强心针,激活了外贸企业的神经。尽管进出口数据超乎预期的乐观,但是,中国的服装外贸企业对高企的成本压力依然充满担忧。   
劳动力成本的上升、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,这些都使企业利润率承受压力。与此同时,服装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也面临被动调整的推力。要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,在渐进的过程中实现外贸“去廉价化”与结构升级。这对于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来说是必然的。中国经济中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了,而中国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明显不足,要素收入在初次分配的比例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都是下降的。   
我们知道,一件外贸商品从原材料到国外消费者手中,经过接单员、生产企业、外贸企业、货代公司、港口等一个个环节。仔细拨开一道道关口,我们发现,在这光鲜靓丽的数字背后,有着不被人察觉的艰辛与踌躇。   
一方面,为了几美分和外商争得面红耳赤,这是外贸企业为订单发愁;另一方面,即使订单满满却人手不足,利润被摊薄。密集的加薪潮下,纺织、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,遭遇到了巨大的成本压力。除了劳动力成本的因素,在纺织品服装出口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,汇率的频繁波动也时时拨动着企业那根脆弱的神经。这是因为中国服装出口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,制造商很难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出去,中国服装或将告别 “廉价时代”。在此过程中,实力不济的企业可能将遭淘汰,外贸结构面临被动调整的推力,长期以来中国服装业依靠低工资、高消耗、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将难以为继。   
确实,在服装外贸行业这条长长的产业链上,每个人都活得很累。虽然服装企业向全世界提供了大量的产品,但大多数“中国制造”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,只赚吆喝不太赚钱。最新出现的一轮加薪浪潮,正在让多年来一直依靠低成本优势遍布全球的“中国制造”面临巨大考验。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,沿海地区几度经历用工荒之后,中国经济距离“刘易斯拐点”(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)已经越来越近,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必然趋势。   
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,动荡的外部市场,也是“中国制造”面临的另一大考验。要想改变别人的思维定势,只能先改变自己。如何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依赖,不仅是一家企业,而是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。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都会减少出口企业利润。在意识到原来的产品、市场将长期无利可图时,企业就会开发新产品、新市场,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企业倒下,但存活下来的一定是实现了升级换代的企业。
发布日期:2010-8-23 【关闭窗口